光缆型号是通信工程选型的核心依据,GYFTZA53-24B1.3作为典型的室外直埋阻燃光缆,其命名严格遵循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/T 908-2020《光缆型号命名方法》,每个字符均对应特定的结构特性与性能指标。本文将从型号拆解、结构设计、性能参数到应用场景进行全面解读,为工程选型与技术应用提供权威参考。

GYFTZA53-24B1.3由型式代号(GYFTZA53)和规格代号(24B1.3)两部分组成,各字符含义如下:
首字母 “G” 代表 “光通信”,“Y” 代表 “室外”,整体表示该光缆为室外环境专用,可适应直埋、管道、架空等多种敷设方式,耐受 - 40℃~+70℃的极端温度(依据 YD/T 908-2020 第 1.1.1 条)。
“F” 对应 “非金属加强件”,通常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(FRP) 作为中心加强芯,直径 2.0~2.6mm。相较于金属加强件,其优势在于重量轻、抗腐蚀、防电磁干扰,尤其适用于多雷区和易燃易爆场所。
“T” 代表 “填充式”,指光缆内部采用全填充阻水设计:松套管内填充特种防水油膏,缆芯缝隙填充阻水缆膏,配合纵包阻水带,形成 “三层防护” 体系。该设计可使光缆在水下 1 米浸泡 24 小时无渗水,满足 GB/T 7424.1-2022《通信光缆 第 1 部分:总则》的阻水要求。
“Z” 明确标识护套材料为阻燃型,具体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(LSZH)。根据 GB/T 18380.3-2008《电缆和光缆燃烧试验 第 3 部分:成束燃烧试验》,该光缆通过 “成束 B 类” 燃烧测试:燃烧 40 分钟后,火焰蔓延长度≤2.5m,且无滴落物引燃下方可燃物。
“A” 表示护套结构为铝带纵包 + 聚乙烯复合,即 “铝塑粘结护套”。铝带厚度 0.15mm,通过热熔胶与聚乙烯护套紧密结合,形成防潮屏障和抗侧压保护层,适用于土壤压力较大的直埋场景。
外护层代号 “53” 由铠装层(5) 和外被层(3) 组成:
- 5:皱纹钢带纵包铠装,钢带厚度 0.2mm,通过连续皱纹成型工艺增强抗冲击性能,可抵御铁锹、石块等外力穿刺;
- 3:聚乙烯外被层,厚度≥1.8mm,添加抗紫外老化剂,确保光缆在户外暴露环境下使用寿命≥25 年。
表示光缆内含24 根单模光纤,采用松套层绞结构:6 根光纤为 1 管,共 4 个松套管,围绕中心 FRP 加强件绞合,管间填充 PP 填充绳以保证缆芯圆整。
“B” 代表单模光纤,“1.3” 对应G.652D 型非色散位移光纤,其性能参数如下(依据 GB/T 9771.2-2023《通信用单模光纤 第 2 部分:G.652 类》):
- 衰减系数:1310nm≤0.36dB/km,1550nm≤0.22dB/km;
- 截止波长:≤1260nm,确保 1310nm 波段单模传输;
- 弯曲性能:在 1550nm 波长下,10mm 弯曲半径时附加衰减≤0.1dB / 圈,适合狭小空间敷设。
GYFTZA53-24B1.3采用 “中心加强 + 松套层绞 + 双铠双护套” 的复合结构,从内到外形成多重防护体系,具体层次如下:
- 光纤:24 根 G.652D 单模光纤,直径 250μm,涂覆层采用 UV 固化树脂,剥离力控制在 3~10N,便于熔接施工;
- 松套管:高模量 PBT 材料,内径 2.4mm,管内填充触变型防水油膏,防止光纤在温度变化下微弯损耗增加。
- 材料:玻璃纤维增强塑料(FRP),直径 2.6mm,拉伸强度≥1200MPa,弹性模量≥70GPa,确保光缆短期拉伸力达 2000N,长期拉伸力达 600N。
- 阻水结构:松套管与填充绳间填充缆膏,外层纵包阻水带,遇水后膨胀倍率≥300%,形成纵向阻水屏障;
- 绞合工艺:松套管采用 “S-Z” 绞合(即正反向交替绞合),节距波动≤±5%,确保光缆弯曲时光纤余长稳定。
- 内护套:铝 - 聚乙烯粘结护套,铝带厚度 0.15mm,通过热复合工艺与聚乙烯内层融合,形成防潮、抗侧压的第一道防线;
- 铠装层:皱纹钢带纵包,搭接宽度≥6mm,通过轧纹增强刚性,抗侧压强度达 3000N/100mm;
- 外护套:阻燃聚乙烯(LSZH),厚度 1.8mm,氧指数≥32%,燃烧时发烟量≤500m²/kg(符合 GB/T 17651.2-1998《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》)。
项目 | 指标要求 | 测试标准 |
---|
短期拉伸力 | ≥2000N(1% 应变内不中断) | YD/T 837.1-2019 |
长期拉伸力 | ≥600N(持续 1000h 无损伤) | YD/T 837.1-2019 |
短期压扁力 | ≥3000N/100mm(变形≤20%) | YD/T 837.2-2019 |
长期压扁力 | ≥1000N/100mm(持续 1000h) | YD/T 837.2-2019 |
弯曲半径 | 静态 12.5× 缆径(≈150mm) | YD/T 837.4-2019 |
| 动态 25× 缆径(≈300mm) |
|
- 温度特性:在 - 40℃~+70℃温度循环后,光纤衰减变化量≤0.1dB/km(1310nm 和 1550nm 波段);
- 阻燃性能:通过 GB/T 18380.3-2008 “成束 B 类” 燃烧测试,火焰高度≤2.5m,燃烧后 30min 内自熄;
- 耐腐蚀性:在 5% NaCl 溶液中浸泡 30 天,护套无开裂,光纤衰减无变化(符合 YD/T 839.2-2019《光缆抗腐蚀性能试验方法》)。
- 光纤衰减:24 根光纤中,1310nm 波段衰减≤0.36dB/km,1550nm 波段≤0.22dB/km,衰减均匀性≤0.05dB/km;
- 色散特性:1310nm 零色散波长,色散斜率≤0.092ps/(nm²・km),支持 10Gbit/s 信号传输距离≥40km。
GYFTZA53-24B1.3凭借 “非金属加强 + 阻燃 + 双铠装” 的特性,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:
- 典型场景:市政综合管廊、高速公路沿线、铁路通信链路;
- 优势:双铠装结构抵御土壤压力和啮齿动物啃咬,非金属加强件避免雷电击损坏。
- 应用领域:石油化工园区、煤矿井下(需配合煤矿安全标志认证)、大型数据中心进线间;
- 合规性:低烟无卤护套在燃烧时释放烟雾浓度≤0.1m²/m³,毒性指数≤5(符合 GB/T 2408-2021《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和垂直燃烧法》),保障人员疏散安全。
- 适配场景:变电站至控制中心的通信链路、新能源电站(光伏 / 风电)数据回传;
- 核心优势:非金属结构避免电磁干扰(EMI),与高压电缆同沟敷设时信号传输误码率≤1×10⁻¹²。
- 应用案例:地震、洪水等灾害后的临时通信恢复,可快速直埋敷设(敷设速度≥500m / 人・天),借助阻燃特性降低次生火灾风险。
与同类光缆(如 GYTA53-24B1.3、GYFTY-24B1.3)相比,GYFTZA53-24B1.3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:
- 阻燃 + 双铠装:同时满足 GB/T 18380 阻燃要求和直埋机械防护,而 GYTA53 无阻燃特性,GYFTY 无铠装;
- 非金属加强:重量较金属加强件减轻 30%,运输与敷设成本降低 15%~20%;
- G.652D 光纤:支持 10G/25G/100G 多速率信号传输,兼容未来网络升级需求,而 B1.1(G.652B)光纤仅支持 10G 以下速率。
GYFTZA53-24B1.3是室外复杂环境通信的 “全能型选手”,其型号背后是YD/T 908-2020 标准的严谨规范、“非金属 + 阻燃 + 双铠装” 的多层防护设计,以及 G.652D 光纤的高速率传输能力。无论是城市直埋、高阻燃场所还是多雷区电力通信,该光缆均能提供可靠的物理层保障,是通信工程 “安全与性能兼顾” 的优选方案。
选型建议:工程设计时需结合敷设环境、阻燃等级、光纤芯数等参数,参考制造商提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,确保与工程需求精准匹配。